在北大纵横中成长——北大纵横15周年纪念
在北大纵横成立15周年之际,我内心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来表达我个人对北大纵横的感情。回顾我在北大纵横的日子,我骤然发现自己俨然已经是上海运营中心的 骨灰员工了,真的感慨颇多。从2006年11月28日入职以来,我从管理咨询的门外汉到现在可以毫不谦虚的在客户面前担任资深咨询专家;从对客户高层访谈 和汇报心生胆怯的顾问到现在面对几百个听众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北大纵横的合伙人;从彷徨到明确、从心虚到自信、这些变化背后的心路历程都是在北大纵横中 蜕变的。
用文字描述这些成长的感触,我认为从个人的角度以上海运营中心的成长、在纵横的交大M0412092班同学的成长两个维度来阐述文章的标题“在北大纵横中成长”最为贴切。
上海运营中心的成长
在2006年3月,在交大紧张的准备MBA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当时在一家医药投资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边工作边学习的节奏,让我身心疲惫,同时也在考虑是 否在毕业之际改变个人的职业方向。由于读的是全日制的MBA,班上的同学都住在一起,大家平时都在互通就业信息。这时突然发现平时的好友-范明最近很忙, 一打听原来他和一个校友(周国来总)在忙着准备成立北大纵横上海运营中心。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北大纵横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我才具体了解 管理咨询行业是什么,也萌生了加入管理咨询行业的念头。现在回想起来,人生的重大的选择,其实都是宿命使然。同年五月,上海运营中心“黄埔军校首批5剑客 (范明、张进丞、李剑、吴绍龙、张琛)”在交大M0410292班成立,上海运营中心也随之成立。不久以后,交大M0412092班的我和杨霏也在这纵横 5剑客的感召下,加入了纵横。
我清晰的记得2006年11月28日入职时,北大纵横上海运营中心在岗人数不超过20人,而截至目前为止,上海运营中心在编人员有100人,4年间人员增 长了5倍,在人数上诠释了“纵横发展速度”。上海运营中心不仅在员工人数上大幅度的扩大,而且极大的拓展了北大纵横在中国长三角地域的品牌知名度,并在此 期间做了很多北大纵横乃至全国咨询行业的管理咨询标杆案例(如,上海集优项目、国药控股上海公司项目、上海电力项目、上海焦化项目、上海期货交易所项目、 江苏恒瑞医药项目等等)。上海运营中心已经成为北大纵横未来战略重要支撑。
谈到上海运营中心的成长,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不得不提及上海中心的两个关键人物周国来(上海运营中心筹建人之一)和张军(上海运营中心总经理)。国来, 是我的交大校友,从我进纵横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被他对北大纵横的热爱感染了,他对纵横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在我看来,纵横的一切已经融入他骨子里面了,这辈 子估计也难把纵横和他自己分割开来。他的坦诚、直率、诚信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不过说实话,要达到国来“与纵横合二为一的”的境界,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至于张军,对我来说,可以以“亦师亦友”来形容。和他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他之前的咨询公司,这一点上可以说相识都是缘分,都是命中注定(个人有宿命倾向)。 从2008年开始,我和张军一起合作的项目比较多,他在项目的运作管理,跟高层的沟通等方面指导了我很多,我目前对管理咨询的认识和技能的提高,他的帮助 起到很大的推动。基于对张军总的了解,我发现北大纵横也在潜移默化的推动他的个人成长,我每次跟他交流,发现他的气场都在增大,他对问题的理解,对人的认 识,对哲学的思考,每次都在上台阶。这一切,我认为,都是北大纵横这个平台潜移默化的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提高每个人的能力。
交大M0412092班同学的成长
上海运营中心黄埔军校首批5剑客(范明、张进丞、李剑、吴绍龙、张琛),加上我和杨霏,应该创造了北大纵横的历史—全日制MBA班上加入纵横人数的记录, 而且也会继续为纵横创造其他记录。交大M0412092班“纵横七人行”,每个人都在纵横留下了精彩的瞬间,纵横也见证了这七人成长的点点滴滴,可以说, 每个人在纵横的经历,都能写成一本精彩的个人传记。目前这“纵横七人行”除了范明,我,杨霏继续在纵横成长,其他四个都“光荣的离开了纵横”。所谓光荣, 是因为他们在纵横的平台实现了各自最初的职业生涯目标,成功的转型到企业做高层管理人员,把管理知识直接嫁接到企业内部,可以说他们的经历最能诠释北大纵 横是国内最好的培养管理专家的“学校”。北大纵横是他们MBA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之前他们大部分是高校老师、政府公务员,是北大纵横这个平台让他们成长。 详细盘点“他们的离开”:张进丞,被中冠集团(北大纵横以往的咨询客户)邀请去做集团常务副总裁;吴绍龙,被国药控股上海公司(北大纵横以往的咨询客户) 邀请做运营部总监;李剑,安徽的一家房地产企业做人力资源总监;张琛,由于家庭原因,去政府当公务员。交大M0412092班“纵横七人行”的经历(“落 地”或把咨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北大纵横大部分已经走过或以后要走的道路,他们的经历诠释了北大纵横这个平台是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最好的平台之一。
本来还想写写本人在北大纵横的成长经历,鉴于本人还要跟随北大纵横继续探索管理咨询之路,而且至今还没取得值得自我称道的成绩,那就索性把精彩留到纵横20周年庆的时候来写自传。
经常在项目上跟林秀强、陈尚敏聊——在北大纵横待上1年以上,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东,而且极富粘性,呆久了,不容易离开!我估计他们现在也是这种感觉。最后,用一句话北大纵横的表达方式结束:
北大纵横的“味道”是“品”出来的,“悟”出来的,不是所谓的“所看即所得”的界面模式能表达的。——张盛语
上一篇文章:纵横十五年有感
下一篇文章:管理的理性与情感——以此文贺北大纵横15岁生日